摘要:應用活性炭對廢舊有色聚酯織物降解產物進行脫色處理,并通過白度值儀測定對脫色效果進行表征。通過分析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、脫色溫度、脫色時間等3個主要影響因素對降解產物白度值值的影響,結果表明:在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為1:1.5、脫色溫度為80℃、脫色時間60min的條件下,用活性炭處理有色聚酯織物的降解產物效果顯著,白度值可由未處理時的9.6%提高到72.55%。
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,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廣泛應用于紡織領域等,由于PET用量增加及自身自然分解難度大的特點中,造成廢棄PET產品囤積,不利于環境保護。廢棄PET紡織品的回收利用不僅可以堿輕對環境產生的污染,同時節約大量資源。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再利用受到廣泛關注。
有色廢棄PET產品由于色澤的影響,其應用范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。廢棄PET回收方法一般分為物理回收法和化學回收法印。分別應用N,N-二甲基甲酰胺(DMF)和二甲亞砜(DMSO)對廢舊有色PET織物直接進行脫色,均可獲得較高的脫色率。對有色廢棄PET纖維采用超臨界甲醇在反應溫度為265℃、反應壓力為11MPa條件下,解聚30min后,再用溶解-熱過濾-沉析的方法脫色提純,可以將PET廢料中的分散染料有效去除。
本研究利用乙二醇醇解法對有色廢舊PET織物進行降解處理,然后利用活性炭進行物理吸附,可以較好的去處廢棄織物中的染料及雜質,后得到的降解產物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BHET)可以獲得較高的純度和白度值,為后續道產品開發提供了較高的可行性,實現了廢舊資源再利用,同時降低了環境污染。
1 實驗部分
1.1 材料
乙二醇、乙酸鋅、活性炭,均為分析純,國藥集團化學試劑股份有限公司;廢棄分散染料染色的聚酯織物,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提供。
1.2 脫色效果評價
白度為白光(可見光)在物體上的總體反射率和各波段長反射的均勻程度,以白色含有量的百分率表示。氧化鎂和硫酸鋇通常被認為是理想的白色。白度的大小主要取決于總體反射率和反射均勻程度的大小。脫色效果主要根據脫色處理后所得降解產物的白度值大小來評價。
1.3 實驗方法
1.3.1 醇解有色廢棄PET織物
將0.4g乙酸鋅和400g乙二醇放人帶有溫度計、攪拌棒、冷凝管并充有氮氣保護的四口燒瓶平中,加熱使乙酸鋅完全溶解于乙二醉溶液中,將剪碎的廢棄滌綸織物放人四口燒瓶中,然后繼續加熱保持溫度在196℃,持續反應3h,整個反應過程保持攪拌和氮氣通人。反應結束后,在氮氣環境下,當反應液體溫度降至140℃以下,取下備用,將冷卻后的反應混合液體用去離子水稀釋至一定體積,然后置于80℃以上溫度水浴鍋中加熱20~30min后立即真空抽濾,如此連續抽濾3次盡可能除去降解產物中雜質后將所得濾液置于10℃環境中冷卻結晶24h,后將所得結晶物放于60~65℃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h,制得的降解產物為針狀晶體。
1.3.2 脫色
將上述得到的降解產物與活性炭以一定比例溶解于200mL去離子水中,在一定溫度范圍內處理一段時間,然后直接過濾,收集過濾所得的活性炭干燥備用,將濾液置于5~10℃環境中冷卻結晶后抽濾,然后將所得產物放于60~65℃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,采用白度值測試儀(CR-14型,日本儀器公司)測試并記錄每組樣品的白度值。
2 結果與討論
2.1 醇解產物的紅外分析
降解產物的紅外譜圖見圖1。從圖可知,3425.4lcm-1處的吸收峰是羥基的特征峰;2968.08cm-1處的吸收峰是苯環上羥基的特征峰,表明所分析物的結構中有苯環存在,1713.36cm-1處的吸收峰是羰基的特征峰,因此可得,所得降解產物的官能團與BHET的相對應。
2.2 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對脫色效果的影響
設定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在1:0.5到1:2.5之間,脫色溫度80℃,處理時間為60min,探究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對產物白度值的影響,測得降解產物未脫色時的白度值為9.6%。
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對其白度值的影響圖見圖2。從圖可知,當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小于1:1.5時,隨著活性炭用量逐漸增加,降解產物白度值隨之顯著增加。但是當其質量比超過1:1.5時,降解產物白度值增加緩慢,基本趨于一致。這是由于當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小于1:1.5時,隨著活性炭用量的不斷增加,對染料分子的吸附能力逐漸增加,染料濃度迅速降低,因此白度值可以顯著增加。然而,繼續增加活性炭用量,溶液中染料分子濃度已降至較低,染料已被活性炭吸附殆盡,降解產物的白度值趨于穩定。因此,當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為1:1.5時,白度值已達72. 55%,已經可以達到后續再利用的要求。除此,如果活性炭的用量繼續增加,雖然白度值仍有提高,但是增幅不是很明顯,與此同時提高了成本。因此,選擇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較佳值為1:1.5。
2.3 處理溫度對脫色效果的影響
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為1:1.5,脫色時間為60min,探究不同脫色溫度對降解產物白度值的影響,在實驗中,為使降解產物能夠完全溶解于水中選擇較低溫度為75℃。脫色溫度對降解產物白度值的影響圖見圖3。從圖3可知,當處理溫度為75℃時,降解產物的白度值已達54.18%;繼續升溫,降解產物白度值的增加幅度減小,后白度值基本趨于平衡,可見在此溫度范圍內溫度對于其白度值的影響不是很大;隨著溫度不斷提高,降解產物晶體逐漸溶于水中,其中染料分子隨溫度升高熱運動加快,增加了其與活性炭的接觸機會,因此最初階段表現為降解產物白度值增加,但隨著溫度繼續增加,這一作用增強趨勢逐漸減弱,白度值增加不明顯。溫度為80℃時,白度值可達72.55%,已遠遠高于標準白板白度值,完全滿足后續生產要求。綜上所述,選擇較佳脫色溫度為80℃。
2.4 處理時間對脫色效果的影響
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為1:1.5,脫色溫度為80℃,探究脫色時間對降解產物白度值的影響;钚蕴课綍r間對降解產物白度值的影響圖見圖4。從圖可知,當活性炭吸附時為20min時,白度值從未處理的9.6%增加至63.2%,當吸附時間在60min時,白度值達到72.55%,已高于白板校準值。隨著時間的繼續延長,白度值仍繼續增加但增幅逐漸減弱。綜合考慮選擇較佳脫色時間為60min。
當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為1:1.5,脫色時間為60min,溫度為80℃時,利用活性炭進行脫色處理,降解產物白度值值可達72.55%,脫色效果明顯。
3 結論
采用乙二醇醇解法對色廢棄PET在196℃條件下解聚3h,后所得降解產物為針狀晶體,然后利用活性炭進行脫色處理,較佳工藝條件為:降解產物與活性炭質量比為1:1.5、脫色溫度為80℃、脫色時間60min,經活性炭處理后,可以有效地去除降解產物中的染料和少量低聚物,降解產物的白度值 由未處理時的9.6%經處理后高達到72.55%,改善作用顯著,提高了降解產物在后加工過程中的可行性,實現了廢棄PET再循環利用。